春暖花開,又到了“跑馬”旺季。在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中,有的是白金標,有的則是金標,這些標牌有何講究?賽事等級又是怎樣劃分的?
其實,標牌就像路跑賽事的“身份證”。有了標牌,就表明該項賽事獲得了世界田聯(lián)的認證。2025賽季,世界田聯(lián)標牌路跑賽事從高到低共分白金標牌、金標牌、精英標牌和標牌賽事4個等級。截至目前,世界田聯(lián)今年已公布280場標牌路跑比賽,其中白金標17場、金標50場、精英標63場、標牌150場。
標牌賽事意味著在賽事組織、競賽安全、跑者體驗、政府支持和反興奮劑等方面達到高標準。不同級別的標牌賽事有各自的準入門檻。以最高級別的白金標賽事為例,申請2025賽季白金標牌的賽事需在2024年至少獲得金標認證,并滿足最低獎金設置和精英運動員數(shù)量等要求。
除了賽事有標牌,參賽運動員們也有等級劃分。根據(jù)前一賽季的世界排名,世界田聯(lián)為運動員賦予了白金級和金級身份。2025賽季,申報白金標牌的賽事需在男子和女子參賽名單中分別包含至少3名白金級運動員和4名金級運動員。因此,更高級別的標牌賽事通常代表更高的競賽水平。
作為馬拉松賽事中的“天花板”,世界白金標賽事中,中國有3場,分別是廈門馬拉松、上海馬拉松和眉山仁壽半程馬拉松。
世界田聯(lián)對標牌路跑賽事項目的最終目標是更好地服務高水平運動員,總體趨勢是減少賽事數(shù)量、提高申請費用,因此2025年的標牌賽事申報門檻大幅提升。中國田徑協(xié)會提醒國內(nèi)賽事組委會,理性看待標牌賽事申請,不盲目追求標牌等級,將重點放在優(yōu)化賽事組織和完善跑者服務上。對于廣大跑者而言,參賽時也應根據(jù)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比賽,以獲得更好的參賽體驗。
來源:人民日報
編輯:陳曉芳 張興紅 宮海娜
一審:姜健 李敬友
二審:孫瑞永
三審:王桂林